歌唱的起音和口型

2023-12-02

歌唱的起音和口型

起   声
歌唱发声时,气息冲击声带最开始的一刹那间叫作“起声”。起声分为激起声(又叫硬起声)、软起声等。

激起声

激起声是当吸气完毕后,胸腔维持不动,声带先自然闭合,然后,再以恰当的气息冲击声带使之振动发声。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结实有力。在发声训练中,激起声训练是主要的。但一般也用这种方法纠正声带闭合不全、漏气的毛病。

软起声

软起声是声带在开始闭合的动作时,气息也同时往上送,开声门与气息振动声带同时进行。这种方法气息的冲击力比“激起声”要柔和,发出的声音也比较平稳。在发声训练中,它经常用来纠正喉音的毛病。

舒起声

舒起声是声门先开,然后气息再振动声带。它的特点是先出气而后发声,像叹气一样。在劳动号子中,就常常用到这种起声法。在发声训练中,这种方法可用来纠正声音过于僵硬的毛病。
歌唱时的口型

口型姿势

根据发声的要求,口形的姿势应上下张开成“〇”型,这样发出的声音才会比较集中圆润。如果嘴巴横着打开成“〇”型,或过宽或扁,则容易使发出的声音“扁”和“散”。此外,嘴唇不要鼓起,以免双唇紧张发抖。

舌头

舌头一般应自然平放在下腭上,舌尖轻抵牙根。发不同的字音时,口、舌应根据不同的位置进行调整。下面以“a”母音为例,谈谈口与舌的基本位置。唱“a”时,口自然张开,微露上齿,下巴自然放松,嘴唇要自然,不要包紧,也不要翘起,舌平放在下颚上。舌根不能僵硬或上抬或下压,否则就会造成喉音。

软腭

软腭随音的高低,应适当地有所提高或降低,但不能过分。
软腭抬得太高,喉咽过分撑大,声音就会靠后,欠明亮;软腭降得太下,往往只有单一的口腔共鸣,声音就会“散”、“扁”。如果小舌与舌根后部发生摩擦,喉咙里面便会发痒、咳嗽,因而无法歌唱。由于小舌下降,鼻翼张大,声音灌人鼻腔内,就会产生晦暗的鼻音。
此外,无论发任何母音,在其延长时,一定要使口形保持其固定的状态而不任意改变。否则,会造成音调不准,母音失真,音质杂乱。


阅读0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