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十大楷书和草书书法家
中国古代十大楷书书法家
1、欧阳询:无论你学的是不是楷书,相信对于欧阳询都不会陌生。欧阳询并非楷书开创者,但他却是楷书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,他的楷书奠定了楷书书写的“法度”,他的楷书更是将“与平正处见险绝”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,他的楷书后人称为“欧体”,并将其与颜真卿、柳公权、赵子昂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,也和虞世南、薛稷、褚遂良并称“初唐四大家”,又与其子欧阳通并称“大小欧”,可以说,楷书领域的最高荣誉欧阳询已经拿遍。其代表作《九成宫醴泉铭》不知是多少人楷书入门的不二法帖。
2、颜真卿:颜鲁公无论是书品还是人品都是最一流的,这一点相信毋庸置疑。颜鲁公以褚遂良、张旭为师,融会贯通,创立“颜体”,与柳公权并称“颜筋柳骨”,与欧阳询、柳公权、赵子昂并称“楷书四大家”,此外,颜鲁公更有书法界的“亚圣”之称。颜鲁公楷书的书法地位不仅仅在于其技法高超,更在于其对楷书书法的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。颜鲁公的楷书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,使得楷书变得端庄雄秀,大气磅礴,颇具盛唐气象。其代表作《多宝塔碑》、《麻姑仙坛记》、《颜勤礼碑》等皆是很多人楷书入门的选择。
3、虞世南:在初唐时期,要说楷书的影响力之大,虞世南如果说第二,应该没有人敢称第一。虞世南师承智永,是王羲之一脉嫡传,欧阳询、褚遂良、薛稷、陆柬之等无不从虞世南处汲取影响。当时的唐高祖李渊、唐太宗李世民都对其书法大为赞赏,此外,其德行、忠直、博学、文辞、书翰更被唐太宗称为“五绝”,其也作为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之一陪祀昭陵。其代表作《孔子庙堂碑》也是楷书入门的经典法帖之一。
4、褚遂良:一个实力大于名气的书法家,也许有人说褚遂良的名气很大,可我想说,其实力远非常人所了解。在楷书领域,其创立“褚体”,他的字刚柔并济,清朗秀劲,前人虞世南、欧阳询等人楷书尚有隋碑、魏碑影响的痕迹,而褚遂良博采众长,汲取众多书家营养,使得隋唐楷书形成了完美的过渡,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,可以说,褚遂良对于楷书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。其代表作《雁塔圣教序》也是楷书学习的重要法帖。
5、钟繇:楷书的开创者,“楷书之祖”,王羲之两位偶像之一,其书坛地位可与王羲之、王献之、张芝相比,他的楷书是楷书书法的来源,其地位和影响力毋庸置疑。其代表作《宣示表》也是楷书入门首选法帖之一。
6、柳公权:这是一位集众多书法名家之大成的伟大楷书书法家,王羲之、颜真卿、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褚遂良等都是其书坛导师,其创立的“柳体”,更是后世百代之楷模,其代表作《玄秘塔碑》、《神策军碑》都是重要的楷书入门法帖。
7、赵子昂: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,元代最伟大的书法家,师法“二王”,被称为王羲之书法的集大成者,其书法作品之丰,鲜有能与之匹敌者,其代表作《汲黯传》、《道德经》《妙严寺记》《三门记》等无数楷书作品都是楷书入门的法帖选择之一。
8、王羲之:作为书法界最知名的书法家,其书坛地位早已难以撼动,他不是最早的书法家,但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书法家,其与钟繇并称“钟王”,与王献之并称“二王”,更是有“书圣”之美誉,行书、草书、楷书等各种书体无一不精,其代表作《乐毅论》是著名小楷作品之一。
9、王献之:与王羲之、张芝、钟繇并称“书中四贤”,与王羲之并称“二王”,更有书法界的“小圣”之称,其书坛地位仅次于王羲之,代表作《洛神赋十三行》也是著名楷书法帖之一。
10、文征明:明代著名书法家,楷书更是为当时一绝,在董其昌之前,文征明书法影响力为明朝之最,后人称其书法为“当朝(嘉靖)第一”,文征明书法作品颇丰,其九十岁寿终正寝,并且其临终前依然手握毛笔,潜心创作,实乃后世学书楷模,其楷书代表作以小楷为主,如《琴赋》《离骚经》楷书版《归去来兮辞》、楷书版《前后赤壁赋》等众多楷书作品,都是传世佳作。
中国古代书法史上十大草书大师
草书,作为中国书法史上常用的字体之一,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。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画连字,结构简省,偏旁假借,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。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,包括上下勾连和左右勾连。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,为左右勾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。
1、张芝: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座重要丰碑,张芝的书法实力早已得到广泛的认可,尤其在草书领域,更是令王羲之深深叹服。对于草书的发展,张芝更是功不可没,他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、笔画分离的草法,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,富有独创性,一举奠定了今草的书写规范,后世将张芝与钟繇、王羲之和王献之并称"书中四贤",又被后世称为“草圣”、“草书之祖”。
2、王羲之:作为中国古代知名度最高的书法家,相信无论你是不是书法爱好者都一定听过他的大名,王羲之诸体皆精,草书更是登峰造极。王羲之不泥于古,不背乎今,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,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,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式,推陈出新,更为后代开辟了新的天地。无论行书、草书、隶书等无不成为了后世学习书法的典范。
3、王献之:作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力仅次于王羲之的书法家,后世书法家无不从“二王”(王羲之、王献之)处汲取影响,长期以来,“二王”书法始终被后人称为书法“正宗”,因此,王羲之被称为“书圣”,而王献之被称为“小圣”,唐人张怀瓘《书估》评其书为"第一等"。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,数量远远没有王羲之那么丰富,但是著名的《中秋帖》却堪称“国宝”。
4、智永:作为王羲之后人,其书法深受“二王”影响,他擅长楷书、草书,创立的“永字八法”影响至今,而他的代表作《真草千字文》声名远播,直达海外,成为不少书法学习者的入门法帖。都穆《寓意编》云:"智永真草千文真迹,气韵飞动,优入神品,为天下法书第一";解缙云"智永瑶台雪鹤,高标出群"。
5、张旭:作为继张芝后,中国历史上诞生的第二位“草圣”,其草书造诣极深。张旭善于融会贯通、推陈出新,他以“二王”、张芝为根基,加上自身创新,创造出潇洒磊落,变幻莫测的狂草来,其状惊世骇俗。韩愈《送高闲上人序》中赞之:“旭之书,变动犹鬼神,不可端倪,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。”"熊秉明《中国书法理论体系》说:“张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极重要的人物。他创造的狂草向自由表现方向发展的一个极限,若更自由,文字将不可辨读,书法也就成了抽象点泼的绘画了。”
6、怀素:继张旭后,又一位横空出世的“草圣”,与张旭齐名,合称"颠张狂素",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,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。怀素草书,笔法瘦劲,飞动自然,如骤雨旋风,随手万变。书法率意颠逸,千变万化,法度具备。其代表作《自叙帖》更是被称为“天下第一草书”。
7、孙过庭:其名气虽不及王羲之、张旭、怀素等人,但他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法家、书法理论家,其《书谱》更是成为了后世书法家学习草书的必备宝典。此外,孙过庭是中国书法史上唯一没有师承的书法家,其穷尽二十年,呕心沥血,从“二王”处汲取营养,自学成材,终成草书名家。宋代米芾孤傲狂妄,对唐人书法家无一赞赏,唯有孙过庭,米芾对其赞赏有加,并称孙过庭才是真正的“草圣”,能得米芾赞赏,可见其实力非凡。
8、米芾:在“宋四家”中,米芾书法最为全面,无论楷书、行草、篆书、隶书,还是草书,皆已炉火纯青。他擅长临摹字画,他的摹本可大以假乱真的地步,因此,米芾是中国古代最知名的书画造假大师。虽然米芾诸体皆精,但成就最大莫过于草书,其代表作《蜀素帖》被后人称为“中华第一美帖”。
9、黄庭坚:宋人多喜行书,宋代书法家也多以行书见长,但与米芾一样,黄庭坚除了擅长行书,亦擅长草书,在宋代与米芾可谓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。其草书源于张旭、怀素,后推陈出新,自成一格。后世草书书法家受其影响者甚多。所作《诸上座帖》等佛家经语诸草书帖,开创出了中国草书的又一新境。
10、祝允明:与文徵明、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。草书师法李邕、黄庭坚、米芾、张旭、怀素,功力深厚,他提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,行与行之间的距离很紧,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。
楷书四大家: 欧阳询 柳公权 颜真卿 赵孟頫
二王:王羲之 王献之
行书宋四家:苏轼 黄庭竖 米芾 蔡襄
书中四贤:张芝 钟繇 王羲之 王献之
大小米:米芾 米友仁
大小欧阳:欧阳询 欧阳通
唐初四大书家: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薛稷
三宋:宋克 宋璲 宋广
二沈:沈度 沈粲
二张:张弼 张骏
吴中四才子:祝允明 徐祯卿 唐寅 文徵明
吴中三大家:祝允明 文徵明 王宠
明末四家:邢侗 董其昌 米万钟 张瑞图
嘉定四先生:李流芳 唐时升 娄坚 程嘉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