素质教育的内涵
1.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——百年大计,教育为本
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。发展教育,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、全局性、先导性的作用。所以,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。
2.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
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,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,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,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。我们强调的是:“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,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。”因此,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。
正面:教育公正,兼顾所有人,不忽视每一个人,不分重点班、非重点班,不分重点校、非重点校,教育资源要均衡。
反面:只关注某一部分人,老师按照成绩排座,拍照只拍优等生,好学生免除扫地等日常任务,违背公正施教,让差生退学、分重点班、非重点班、分重点校、非重点校。
3.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
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。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等有机结合,来实现学生的德、智、体、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。必须把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。
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,正要重视德育,还要加强体育、美育、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,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、协调发展,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。
正面: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,老师重视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;课程设置均衡,综合评价多元化。
反面:重视专业发展、平均发展、同步发展,只看分数。
4.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
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。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,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、环境影响、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,存在多样的个性,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,是共同性与差异性的统一。因此,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,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。这两者是相互依存、互为表里的关系。
正面:分层施教,增设了“创造之星”“孝心少年”“运动之星”、ABC分类设档案、找闪光点、关注特长、兴趣、爱好、开展多元化的兴趣活动、多元化的评价。
反面:忽视、打压个性、用统一的标准衡量学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