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、心、手的关系

2023-12-02

眼、心、手的关系
眼心手升华到格物致知最终回归到知行合一。

眼与心的关系即格物致知,致知格物的过程。是感觉与认识的问题。正如毛主席《实践论》所说的:“感觉到了的东西,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,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它。”在学习绘画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格物呢?格物(物可以是自然物像也可以是绘画作品中的物像)可以分三个层面:

1.物态(物像的外在形态如大小、长短、方圆、曲直、整碎等)

2.物理(物像的结构、组织、生长规律等)

3.物情(物像的情态、风韵、神采等)。

心与手关系即知行合一的过程。是实践与认识的问题。认识来源于实践,理论高于实践,实践检验理论。在学习中国画过程中,要做到执行合一必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。绘画中的技巧可以主要分为两大部分:1.绘画工具材料的性能、用笔法、用墨法、用水法、用色法等。2.构图研究。即画面的布置规律。

作画要求眼、心、手三者的密切配合同时,还要达到物与我的合一,即所谓的“心手双畅、笔墨相称”。从对自然的感受到作品最后回归自然,体验感悟生命的律动、价值和意义。

总之,学习中国画了解了以上所讲到的几个方面后,可以遵循着原理、布局、用笔、赋色,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的程序,有条不紊的展开学习,并且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及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,作不断的调整。


阅读0
分享